寵物骨關節退化必須知道的「腸骨軸」理論
腸-骨軸(Gut-Bone Axis)重點整理
腸-骨軸(Gut-Bone Axis) 是一種新興的生理調控概念,指腸道微生物群(Gut Microbiota)影響骨骼健康的機制,主要透過營養吸收、代謝物調控、免疫系統與內分泌調節來影響骨骼的形成與分解。
1. 腸-骨軸的核心概念
- 腸道微生物影響鈣質與磷的吸收,進而影響骨骼健康。
- 腸道菌群會產生短鏈脂肪酸(SCFAs)、維生素、代謝物,影響骨細胞活動。
- 腸道發炎與腸漏症可能加劇骨質流失,增加骨折風險。
2. 腸道如何影響骨骼健康?
營養吸收調控
- 鈣、鎂、磷吸收:腸道微生物影響礦物質的溶解度與吸收。
- 維生素D與K:腸道菌群幫助合成維生素K2,影響骨鈣素活化,增強骨質。
短鏈脂肪酸(SCFAs)
- 由腸道細菌發酵膳食纖維產生(如乙酸、丙酸、丁酸)。
- 刺激骨質生成,減少破骨細胞活性。
免疫與發炎調控
- 腸道菌群失衡(Dysbiosis) → 增加發炎細胞激素(如TNF-α、IL-6),導致骨質流失。
- 益生菌(Probiotics)可減少慢性發炎,保護骨骼。
內分泌影響
- 腸道與雌激素:腸道微生物影響雌激素代謝,與更年期骨質疏鬆有關。
- 腸道與副甲狀腺素(PTH):影響骨鈣調控機制。
3. 腸-骨軸與疾病關聯
骨質疏鬆(Osteoporosis):腸道菌相失衡與骨質流失相關。
炎症性腸病(IBD):慢性腸道發炎影響骨密度。
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:腸道菌群影響自體免疫反應,加劇骨質破壞。
4. 如何透過腸道改善骨骼健康?
高纖飲食(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) → 增加SCFAs,促進骨骼健康。
補充益生菌與益生元(優格、發酵食品) → 調整腸道菌群,減少發炎。
攝取維生素D與K2(乳製品、納豆) → 幫助鈣質吸收與骨鈣素活化。
適量運動(負重運動) → 增強骨密度,促進骨骼代謝。
5. 結論
- 腸道健康與骨骼密切相關,影響鈣質吸收、發炎狀態與骨代謝。
- 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(如攝取高纖食物、補充益生菌、適量運動)可幫助維持骨骼強度,預防骨質疏鬆。
- 腸-骨軸是未來骨骼保健與骨質疏鬆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。